老张去年借给朋友10万块钱,当时随手写了张借条,结果忘记让借款人签名。现在对方赖账,老张拿着没签名的借条直跺脚。这种情况在民间借贷中还真不少见,很多人以为写了借条就万事大吉,殊不知缺少关键要素会让借条变成废纸一张。
根据《民法典》第六百六十八条,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。但实践中,法院认定借条效力时主要看三个要素:借贷合意、款项交付和借款人身份。没写名字的借条就像没有演员名单的电影海报,再精美也难证其真。
我曾处理过这样一个案子:借款人用左手签了个假名,出借人直到起诉时才发现。笔迹鉴定花了三个月,最后靠转账记录才锁定对方身份。要是当初规范写借条,哪用走这些弯路?
发现借条没签名要马上行动。带着借条原件找借款人,在见证人面前补签。记得让见证人也签字,最好再按个手印。某法院判决书显示,补签手续完整的借条,效力与原始借条无异。
翻翻手机里的聊天记录,看看有没有提到借款的对话。去年杭州中院就采信过微信聊天记录,认定了一笔20万的借款。银行流水、汇款凭证也要保存好,这些都能佐证借款事实。
通话录音前要注意三点:
记得用原始设备保存,千万别剪辑。有次当事人把录音刻成光盘提交,法官当庭用专业软件检测出剪辑痕迹,证据直接作废。
对于大额借款,建议做借款确认公证。虽然要花几百块钱,但公证文书有强制执行力。我见过最聪明的做法是借款人直接把还款承诺做了公证,后来违约时出借人直接申请了强制执行。
当其他方法都行不通时,发律师函能起到警示作用。函件里要写清借款时间、金额、利息约定,并要求限期确认。有些借款人看到盖着律所公章的信函,态度会180度大转变。
写借条时要记住这个口诀:
「日期金额不能少,双方签字按手印 利息期限写清楚,见证人在场更牢靠」
最好使用三联复写借条,借款人、出借人、见证人各执一份。有条件的还可以让借款人附上身份证复印件,这样就算对方想赖账,起诉时也能快速确定被告身份。
要是借款人已经失联,赶紧准备这些材料起诉:
去年有个案子,借款人跑路后,出借人靠着快递单上的签收记录,成功证明了对方收到过催款函。法院最终支持了全部本金和24%的年利息。
记住,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。发现借条有问题要立即行动,拖得越久取证越难。